全红婵接连赢得双冠!揭秘为何她从未“踩雷”的秘诀

全红婵接连赢得世界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台和女子1米台的金牌,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是中国跳水队“双冠王”的又一力证。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全红婵自身具备出色的天赋和努力。"
"天赋异禀:" 全红婵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必备条件。她的身高和体重比例也非常适合跳水项目。 "刻苦训练:" 全红婵的训练非常刻苦,经常超出其他队员的训练时间。她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并不断挑战自己,提高技术水平。
"其次,中国跳水队科学的训练体系和优秀的教练团队也功不可没。"
"科学的训练体系:" 中国跳水队拥有完善的训练体系,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全红婵也受益于这套体系,得到了科学的指导和训练。 "优秀的教练团队:" 全红婵的教练团队经验丰富,能够及时发现她的潜力,并指导她不断进步。他们不仅在技术层面给予指导,也在心理层面给予支持,帮助她克服比赛中的压力和挑战。
"第三,全红婵自身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抗压能力强:" 跳水是一项高强度的竞技项目,运动员需要在巨大的压力

相关阅读延伸:接连赢得双冠!全红婵,为什么没“踩雷”?

昙花一现?发育期烦恼?少年得志容易得意忘形……2021年,14岁的全红婵以破纪录的高分拿下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后,很多人担心她的发展前景。

进入2022年,身高涨了8厘米的全红婵在中国跳水队队内测验中接连赢得双冠,并在单人10米台上再现“水花消失术”,成绩足以赢得奥运冠军。

跳水运动员都会遇到的那些坎儿,全红婵为什么能够顺利“扫雷”?

1

奥运金牌师徒搭档

大胆尝试见成效

全红婵的成功可以简单归纳为天赋、运气、技术过硬、意志顽强: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行,正好达到跳水运动员参赛年龄的全红婵通过三站国内选拔,排名榜首锁定奥运门票。在东京奥运会上,她的“水花消失术”技惊四座,决赛中五个动作三跳满分,以创奥运纪录的高分夺得10米跳台冠军。然而,进入不可逆转的生长发育期,全红婵该如何克服身高体重带来的技术变形、体能拖后腿和伤病困扰等问题?

2021年8月5日,全红婵在比赛中。当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丁旭 摄

中国跳水队给出了答案:

东京奥运会两个月后,曾经叱咤国际女子跳台10年、奥运五冠王陈若琳接手全红婵的训练,成为中国跳水第一对奥运冠军师徒组合。

陈若琳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退役,次年进入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并执裁包括世界跳水系列赛、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东京奥运会等国内外大赛。虽然没有太多的执教经验,但她有克服身体发育的亲身经历、对技术和比赛的超凡理解和掌控力,更有执裁比赛的裁判视角、大姐姐般的贴心细致和教练员的严格要求,带着比自己小15岁的全红婵奋力向前冲。

在4月20日至23日进行的国家队队内测验中,因伤缺席4月初首次测验的全红婵进行了2022年首秀:

双人10米台,她和陈芋汐首次搭档亮相,规定动作稍有瑕疵,但三个自选动作发挥出高水平,尤其是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得到85.44分,最终以349.74分超过达标线。单人10米台,全红婵、陈芋汐和张家齐三位奥运冠军“神仙打架”,全部超过420分的达标线。

全红婵把以往薄弱的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进化”为杀手锏,得到3个满分10分,最终以450.15分获得第一。张家齐以总分425.25分排名第二,陈芋汐以424.30分名列第三。

测验中,陈若琳总是表情严肃、面带思考,偶尔为全红婵的动作大力鼓掌,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位曾经闪耀世界女子跳台的天花板人物,如今站在了天才弟子的身后。

2

追求完美+危机意识

不断超越自我

3月28日,刚刚庆祝自己15岁生日的全红婵在生活中很随意:外出时喜欢戴古怪精灵的章鱼帽,天冷时缩着脖子和人聊天,泳池边和队友嬉闹说笑……唯独在跳水时精益求精。

多年指导全红婵的广东队教练何威仪评价她在训练中全神贯注。如今,她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苛:

双人测验后,她评价“表现一般般,我平时的训练更好”;单人获胜后,她自找毛病“前面三个动作还可以,后面两个动作有点放松,没跳好,以后再提升提升”。

在国家队,全部是冠军的师哥师姐们都在只争朝夕、刻苦努力,全红婵坦言不想掉队,更不想被淘汰,因此无论是受伤、赛后隔离、还是面对美食诱惑,她都能自觉投入魔鬼训练。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禁止所有零食,控制好体重,保持好竞技状态,这样才不会被内卷淘汰。”

全红婵在东京奥运夺冠时可能还很懵懂呆萌,现在的她依然是队中的“小可爱”,但她没有在鲜花、掌声、荣誉、名利中迷失自我,目标始终坚定:巴黎奥运会再夺冠。

2021年8月5日,

全红婵

在颁奖仪式上。

当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

全红婵

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由于世锦赛和亚运会的国内选拔赛推迟进行,参赛名单无法敲定,期待全红婵的下一次“水花消失术”更精彩。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跳水运动员的那些坎儿 全红婵为什么没“踩雷”

记者:周欣

监制:牟彦秋 陈璟春

编辑:董静雪

校对:严海

发布于 2025-08-17 19:13
收藏
1
上一篇:东莞特色学校,探索罪错未成年人管理与教育新路径 下一篇:孙一钿你的玩具,我的武器2024,青春无畏,青年力量绽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