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健康杭州” 可以订阅哦!
“铁拐方”的故事
民间传说,八仙之首的铁拐李精专于药理,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医生姓方,并不瘸,却被大家交口称为“铁拐方”,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铁拐方”本名方建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副主任,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方面专家,累计完成各类介入手术万余例,能开展所有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手术。
前些日子,下班回家路上,他骑自行车不慎被摔出5米远。起先,只是钻心的疼,拍片后被告知骨折不明显。于是他每天坚持一跷一跷地上班。过了两天,疼痛加剧难忍,做核磁共振检查后显示:胫骨上端隐性骨折。医生为他左腿打上石膏,建议在家休息。
可对于一个十多年几乎“全年无休”的人来说,他哪里闲得住,自己配了一副拐杖,即使家住7楼,也每天“蹦跶”着来上班,因此得名“铁拐方”。
”铁拐方“早早来到科室,在同事协助下,做进入超声介入室之前的准备
按惯例提前浏览当天要做的病人资料
一位大妈提前进来咨询,”铁拐方“耐心解答
同事在拐杖上按了按,心疼地说,一般人也许象不到,这个地方看着挺软的,但长期在这个上面用力确实很难受,特别是夏天
在同事的“强迫”下,”铁拐方“不好意思的在我们的镜头前拉开衣服,请同事帮忙在拐杖长期摩擦处涂上碘伏
一坐下来,方建华习惯性的先把自己的左腿“塞进”边上的一个桌子空档里,这样会轻松一些
今天的第一项任务是把体检中心登记在册的复杂影像再次审核,而一天的工作还未正式开始
“都说不懂得休息的医生不是好医生”,方建华说是不是好医生不重要,关键得把活干好。第一,自己在家休息更不踏实,第二,高难度病人需要他。的确,“老搭档”徐陈柯说,很多高难度病人不得不他出手。上周五傍晚接到一例高难度胆囊造瘘病人,方建华接到求助电话拄着拐杖飞奔从家里赶来。徐陈柯想推着轮椅去接他,可没想到轮椅刚推到门口,他已经站在了医院楼下。
这拐一拄已经大半个月了,方建华左侧腋窝下之前就有个肿块,由于长时间拄拐,加上高温天,腋窝下的肿块已经破损渗水,一碰就疼。请了病假却不休,同事和科主任都强烈要求他休息,可他却“置若罔闻”。
同事们细心回忆才发现,方建华近十年几乎都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早七点晚七点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节假日缺人经常他自己顶上,急诊介入手术随叫随到,理由是“我家离医院近”。
超声介入高风险的手术方建华自己上;为了鼓励年轻医生多上手,方建华经常说:“你先做,我帮你看着。”科室年轻医生卢利仁说,有方主任在,哪怕他什么都不做,我们心里就踏实。怕科室里年轻医生跟不上节奏,方建华经常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手把手带。方建华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帮助指导默默地感动着科里的年轻医生们。
方建华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门诊量平均60人次,手术平均20多例。每天7:30就进入工作状态,埋着头不说一句闲话。有病人为了感谢他,有时会给他准备早饭。他的搭档笑着说,吃得最多的当然数大饼油条,有时候这就是方建华的一天口粮。同事们说:“他既是‘头’又是‘兵’,作为领导他把自己当兵用,作为兵他把自己用得比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