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赐“精忠岳飞”大旗,背后的历史动因与深层含义

宋高宗赵构赐予岳飞“精忠岳飞”大旗,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宣扬岳飞的忠诚与功绩,激励士气:"
"岳飞的忠诚:" 岳飞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将领,以精忠报国、忠诚于国家而闻名。他的忠诚精神正是南宋朝廷所极力推崇和需要宣扬的。赐予“精忠岳飞”大旗,可以彰显岳飞这种品质,并以此激励其他将领和士兵,效仿岳飞的忠诚和勇敢,为抵抗金兵、收复失地而战。 "岳飞的功绩:" 岳飞在抗金战场上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如郾城大捷等,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也提升了南宋朝廷的威望。赐予“精忠岳飞”大旗,也是对岳飞功绩的一种肯定和表彰,可以增强军队的凝聚力,提高战斗士气。
"2. 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树立榜样:" 通过赐予“精忠岳飞”大旗,宋高宗将岳飞树立为忠君爱国的典范,以此来规范臣子的行为,加强中央集权。这有利于维护南宋朝廷的统治秩序,防止武将拥兵自重。 "分化瓦解:" 在南宋初年

相关阅读延伸:宋高宗赵构为何要赐一面“精忠岳飞”的大旗

李成,宋朝试弓手,以勇悍闻名,能挽三百斤弓,累次迁升至淮南招捉使。因嫌宋朝封官小,他聚众当了土匪,被朝廷击败后,他投降了金国控制的伪齐。李成很是勇敢,临阵身先诸将,士卒未食不先食,有病者亲视之。正因如此,李成常打胜仗。

伪齐皇帝叫刘豫,因为金国卖命,宋朝爱国将领上书奏请出兵讨伐。1113年,宋军攻下颍昌,刘豫大惊,忙派李成率兵两万迎战,并向金国搬请救兵。李成和金兀术合兵进攻宋军,很快占领了颍昌、邓州、襄阳等地,一时猖獗。

1137年(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朝见之际,岳飞心里还是放不下荆湖北路和京西南路的战事。由于败报接踵而至,他渴望与猖狂进犯的李成再决雌雄。高宗却突然提起刘光世军缴获的那把李成用过的七宋斤重的战刀,于是对岳飞说:“如果李成能够弃暗投明,投奔大宋朕当以节度使待之。”并且命令岳飞派人去做争取李成归降的工作。高宗当时之所以会不考虑岳飞的想法,贸然说出这种话语,是因为伪齐十分倚重李成,让他成为进攻南宋的急先锋。

岳飞听后感觉心里非常难受。他积八年赫赫战功,也不过是从五品的遥郡承宣使,而叛将李成只要重新归宋,居然可当武官的最高职位从二品的节度使。但是,岳飞也只能强忍怒火。

朝见之后,回到后宫,高宗回想刚才和岳飞朝见的细节,特别是自己说到封李成为节度使时,岳飞脸色的变化、眼睛的眨动、呼吸陡然变化导致的胸脯的一起伏、说话的语气也突然发生明显的变化,联想到岳飞的年龄,顿时产生隐隐的不安,也觉察到了自己在李成问题上的失言,于是想出了弥补之策,很快超升岳飞为正四品的镇南军承宣使。

高宗知道岳飞是一个言行一致的正人君子,是不可多得的骁勇战将,想到这里,觉得仅仅升官不足以鼓励岳飞,于是亲笔书写了好几幅“精忠岳飞”四字的条幅,又仔细比较了下,从中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幅,派人去绣成一面战旗,赐给岳飞,命岳飞在用兵行师时作为大纛。

此外,高宗还赐给岳飞和岳雲衣甲、金带、战袍、弓箭、刀枪、战马等物品,赏赐白银二千两,用来犒赏将士。高宗还特授岳雲为正九品的保义郎、閤门祗侯武官虚职。岳飞觉得儿子寸功未立,却得到如此厚赏,于心难安,坚决请辞。但是,皇帝的恩命是不容推辞的,只好违心接受,同时勉励岳雲,好好训练,争取早日立下战功,报答皇帝的恩赐。

岳飞后来与李成交战,李成被岳飞轻松击溃。伪齐被金国撤销后,李成也就当了金将。宋高宗的愿望也落了空。

发布于 2025-08-10 23:13
收藏
1
上一篇:精忠岳飞中的秦桧争议,奸臣还是奸细? 下一篇:山东热销!180元/斤的知了猴,抢购热潮下即将“断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