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那么难咬,拆开吃岂不更方便?揭秘汉堡新吃法

哈哈,你这个问题很有趣,确实有点像在问“为什么汽车有四个轮子而不是三个轮子呢?”——有时候,设计就是这样,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存在特定的结构。
汉堡之所以设计成需要“咬”或者用“汉堡包”来“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保护内部馅料:" 汉堡包(Bun)的外皮相对较硬,可以很好地保护内部娇嫩、易碎或者需要保持形态的馅料,比如生菜、西红柿、芝士片等,防止它们在运输、储存和拿取过程中被压坏或弄乱。 2. "方便拿取和食用:" 一个完整的汉堡可以方便地用一只手拿住(捏住汉堡包的边缘),另一只手可以拿饮料或餐具,然后一口咬下去或者用勺子等食用。如果拆开吃,特别是对于内容物比较丰富、容易散开的汉堡,可能会比较狼狈。 3. "结构和完整性:" 汉堡作为一个“包”的结构,本身就带有一种完整性。拆开吃,可能会破坏这种视觉和结构上的完整性,感觉不像一个标准的汉堡了。 4. "设计意图:" 汉堡的设计初衷就是作为一个方便携带、单手食用的快餐。用汉堡包来“装”馅料,是这种设计理念的一部分。
当然,如果你觉得咬汉堡太费劲,或者

相关阅读延伸:汉堡那么难咬,为什么不直接拆开吃算了?

经常在各种地方听到对悠航精酿啤酒的推荐,但因为对喝酒并不感兴趣,以前从没有来过。后来听说里面的汉堡也不错,于是周末尝试了一下。

对悠航的第一印象是,有强烈的设计风格,这种瘦高的无衬线字体并不是平时能随处看到的。

这个菜单的内容和命名风格很美式,每种菜下面有详细的介绍,每页菜单背后还有相应的英文翻译;但字太小了,乍看之下,信息量大到令我头疼,结果是火速打开大众点评寻找推荐。

这次点了大众点评上前二推荐的汉堡,薯条汉堡和老泰泰汉堡,为了提升饮食整体健康度,又加了一份“来,吃蔬菜”。(大声向服务员念出这些名字略有些尴尬。)

先上来的是蔬菜拼盘,里面有鲜切心里美萝卜、胡萝卜、黄瓜和圣女果。蔬菜用料相当不错,特别是心里美萝卜,清甜多汁,只有淡淡的辣味。圣女果也很甜,看来这个拼盘用的都是很好的蔬菜啊!

我本来以为旁边的白色酱汁只是普通的沙拉酱,尝了一下才发现并非如此。菜单说这是“特制的蔬菜酸奶蘸酱”,酱汁确实有酸奶的粘稠度和酸味,不过除此以外肯定还加了别的东西,也许是薄荷和奶油,尝得不太真切。总之,确实是很不错的搭配蔬菜的清新酱汁。

薯条汉堡,很贴心地切成了两半。如果让我自己切,我总会把汉堡彻底切碎,里面的夹心全都掉出来……这就是我不喜欢吃汉堡的一大原因……

我很不擅长吃汉堡。以前经常在麦当劳吃各种鸡腿堡,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广告里那种“一口咬下一大块汉堡”的效果,总是咬不断鸡肉和生菜,一口就把汉堡吃散架。可能是因为我咬肌比较弱小吧。

从此以后,我还是吃汉堡,但每次都是把汉堡往餐盘上一摆,先揭下上层面包吃掉,再吃下层面包,再吃生菜,最后才吃那块炸鸡排。

还挺有仪式感的,一个汉堡就能吃成一个套餐;但我也因此认为汉堡是一种没有存在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反正都得拆开吃,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分别吃面包、生菜和炸鸡呢?

但这回也许可以改变一下旧习惯。于是我拿起半个汉堡咬了一口。这次咬动了,与此同时也意识到了为什么汉堡里放的牛肉通常是牛肉馅烙的饼而非一块牛排:

因为一整块原切牛排夹在汉堡里肯定是咬不动的呀!!!

鸡排大概也是同样的原因,咬不动很正常。而牛肉饼就可以轻松咬动了,而且,松散的肉馅还可以充分释放牛肉的油脂,创造出鲜嫩多汁的口感。于是我终于正常地吃完了一个汉堡……

而且它还挺好吃的。薯条夹在汉堡里真是一种奇妙的创新,吃之前觉得有点荒唐;但事实上吃的时候几乎无法感觉到薯条的味道,只有酥脆的感觉丰富整个汉堡的口感。有人说这些薯条在汉堡里的意义就相当于煎饼里的薄脆,差不多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牛肉浓烈的油脂香气配上厚重的芝士,再加上辣酱和酥脆的炸薯条,真是热量炸弹!真香,也真腻,吃一口汉堡,就得再吃一口酸黄瓜或生蔬菜条解腻。

老泰泰汉堡就远没有薯条汉堡那么腻了,因为里面自带两块用于平衡口感的烤菠萝,还有罗勒和泰式辣酱。这个汉堡的风味很均衡,不需要配着酸黄瓜才能吃下去,可以直接一口气吃完;不过,相应的,也没有薯条汉堡的油脂炸弹那么令我印象深刻。

菠萝是烤过的,所以减弱了酸脆的感觉,尝起来很柔和,使我能够在不捏碎汉堡的情况下连面包一起咬动。(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花生酱是这个汉堡的点睛之笔,把菠萝、罗勒、牛肉和辣酱的味道一起和谐地升华了。

以前确实没吃过这么搭配的食物。的确有独到之处。

汉堡的存在确实有它的道理,和分开吃面包、肉饼、蔬菜并不一样。回头一想,发现自己的口味太狭隘了,甚至连麦当劳的牛肉汉堡都没吃过,难怪悟不到为什么汉堡里不是牛排而是牛肉饼……

下次再试一下麦当劳的牛肉汉堡吧。当然,价格层次不同,不能希望麦当劳有这个品质;但吃了十几年麦当劳却没吃过牛肉汉堡,多少有点好笑。

我马上就要从一个对汉堡不以为然的人变成一个信任汉堡的人了!

此外我还发现,悠航在设计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说,上面这两张海报,长一点的是摆在桌上的小牌子,短一点的是贴在门口的海报,虽然内容组成元素相同,但却根据不同的版面比例进行了差异化排版。大部分店家并不会费心这么做。

海报上“扫码”“收藏”“打卡”的镂空字体和小红书或大众点评的花字风格也很相像,是引起联想的不错的技巧吧。

(不过,因为不喝酒,所以也没有尝试任何收藏打卡啤酒试饮。有点遗憾。)

桌上的杯垫上印着不少字,一圈都是“北京本土独立精酿”。“北京”和“本土”这两个词搭配起来总显得有些怪异。

杯垫背面也有设计,是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啤酒花组成的印花,中间又用绿色啤酒花搭出了一个品牌标志“S”。

(要不是玩过星露谷物语,我不可能对啤酒花的样子印象这么深。)


话说,悠航为什么叫“悠航”(Slowboat)?我并没有在网上找到答案,但这个词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首叫“On a Slow Boat to China”的英文歌:

On a slow boat to China

乘舟漂往东方

I will be, I will be

我终会前往,终会前往

In the sea, when we get there

沧海彼岸路茫茫

We will see what will be

且看世事将成何样……

发布于 2025-08-07 03:11
收藏
1
上一篇:西王母之邦传颂史诗,玛纳斯史诗如何构筑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文化纽带 下一篇:酒吞童子cos禁令揭晓,漫展为何禁止此角色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