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明往事,戍兵屯田的传奇岁月

我们来探讨一下“云南大明往事”中的“戍兵屯田”这一重要历史现象。
“戍兵屯田”是明代(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在云南等边疆地区推行的一项关键军事和民政政策。它指的是将驻守边疆的士兵(戍兵)组织起来,让他们在驻防地附近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以解决军队的粮饷问题,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同时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背景与原因:"
1. "边疆防御需求:"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民族众多,地形复杂,历史上一直是边疆冲突和叛乱的频发区。明朝为了巩固边防,在云南驻扎了大量军队(戍兵)。 2. "粮饷运输困难:" 云南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将内地生产的粮食长途运输到边疆地区,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易受匪患和自然因素影响。依靠中央财政长期、稳定地供应大量军粮非常困难。 3. "自给自足的需要:" 驻军如果不能解决自身的粮饷问题,战斗力就会下降,难以有效履行防御职责。屯田就是让士兵“以战养战”、“以耕养战”,实现军粮就地自给。 4. "巩固统治:" 通过屯田,明朝政府

相关阅读延伸:云南大明往事|戍兵屯田

呈贡乌龙村

呈贡乌龙村

朱元璋传

为什么很多云南人说自己的祖上是从南京来的?主要是因为明朝是云南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明朝政府云南平定后,想把大一统的中原行政体系应用于云南的治理,因为云南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内地存在巨大差异。云南土司和边地蛮族已经形成众多小国。明军一过,当地野蛮人便揭竿而起,攻城掠地,杀害官员,掠夺人口。这样,明朝政府就调整对云南的管理方案,将内地的管理制度应用于云南地区。

首先大量撤县并州,调整行政版图,把现在的昭通和曲靖大部地区划给四川,把现在曲靖市东部地区划给贵州,云南行政版图大为收缩,管理压力大为减小。

第二是实施“土流并治”,“土”指元朝所任命的土司、土官和土弁 ,“流”指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共同管理云南。

第三是改变云南人口结构,“移民实滇,开发生产”,这就是明朝大规模移民入滇的历史背景。云南和中原相隔数千里,入滇的移民大致可分军事移民、罪徒移民和民间自发式移民三种类型。军事移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移民策略,自洪武十四年明朝发兵南征开始,明初云南大移民就开始了。

从洪武初年到洪武年结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朝廷共实施了两批军事移民。第一批是平定云南后,随沐英镇守和初设卫所形成的军事移民;第二批发生在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公元1398年),明朝为平定各族反抗以及征伐麓川(今瑞丽一带)又一次大规模调兵和“屯戍听征”军事移民。

明朝在洪武年间数次向云南所派遣的军队,先后不下280万人。据《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事略》记载,“沐英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划地亩,分布于临安、曲靖……各郡县……”,“沐春(黔宁王沐英长子)镇滇七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这些移民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尤以中原、江南籍为众,他们在南京应天府集结后浩浩荡荡发往云南,因此,大多数云南人的祖辈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

南京美玲宫秋景

南京牛首山

南京夫子庙月夜

元代虽已有省外人口流入云南,但省外汉族人民移住云南的,以明代为最多。省外汉族人民到后,多住平坝及城市,土著一般移住山区或半山区,或由城区移往郊区。从资料看,当时移来的汉族人民,籍贯有今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山西、河南、湖南等七省之多。不断传入内地先进生产、建设经验,云南民族文化开始与外省文化实现大融合。

明代为解决军饷问题,减少军费开支,实行“以兵养兵”政策,在全国各地大搞屯田,以七分屯军养活三分操军,叫做军屯。沐英到云南以后,积极屯垦田地,强兵备战,实施“上马打仗,下马种田”的军屯政策,当时全省军屯面积达到一百一十万七千八百八十多亩,为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西南边疆作出贡献,不仅对解决军饷起一定作用,而且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明代田制,分官田和民田两大类。官田包括屯田、职田、皇庄等。屯田又分军屯、民屯和商屯。按明史记载,官田面积约占民田的七分之一。当时云南府所属各州县,均有沐庄田地,共计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九亩之多,加上职田三万九千多亩,共八万多亩,如果再加上军屯、民屯等官田面积,则数字更大。据李元阳《云南通志》记载,单以昆明地区所设的前、后、中、左、右、广南等六卫的军屯面积统计,共计三十万多亩,占全省军屯总面积的27.3%,平均每军屯田四十一亩多左右。

民屯,规模虽小,但其意义和作用,并不在军屯以下。因其包括当地的土著,外来的移民,安抚的流民、罪犯等,这对开发地利、安定秩序,改造闲散奸科,都有其更较积极的意义。同时,民屯不占国家垫款,便利条件多,容易收效。从李元阳《云南通志》所载的官民田面积数字,当时全省官民田是一百七十八万八千四百多亩,而云南府是三十八万七千五百多亩,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商屯”是属于民屯的一种,又是军屯的补助屯田方式。其来源与商人运粮买盐有关,政府利用盐的专卖权,吸引商人运粮输边。商人为节省运费,获得更多的盐引,就自行招募没有田地的农民去边境垦田,利用粮食收入,就地入仓,换起盐引。

发布于 2025-08-06 09:12
收藏
1
上一篇:DNF国服4大红20半载深渊征途,巅峰战力今何在? 下一篇:DNF全职业新龙袍“光翼天使”亮相,双外观可选,天4升级即可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