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山西平型关,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板垣师团辎重队,毙敌千余人却被称作"险胜",这场中国军队首次正面胜仗背后藏着日军钢盔打不穿、八路军冲锋靠肉搏的真实战场。用数据还原才知道,所谓的"大捷"其实是拿命填出来的绝地反击。
板垣师团号称日军最强机械化部队,光是随军卡车就有近百辆,机枪密度超过八路军二十倍。参战的日军第二十一旅团携带了18门山炮,而115师全师仅有一门缴获的野炮。日军每个中队配备6挺歪把子机枪,八路军平均每连只有2挺老式轻机枪。火力差距直接反映在伤亡上——日军伤亡率15%就失去战斗力,八路军伤亡过半还在冲锋。
老爷庙高地争夺战最惨烈时,三个营长全部牺牲。685团二营五连冲进日军车队,全连170人拼刺刀到最后只剩30人。日军辎重兵用驮马当掩体,躲在车底射击,把运粮的毛驴尸体垒成工事。被伏击的日军甚至能组织起三十多人规模的敢死队,举着军刀反扑制高点。
板垣征四郎暴怒的真正原因不是死了多少兵,而是丢了21车弹药。这批物资原本要补给忻口战役,结果导致日军在太原会战中断粮三天。日军战报承认损失了74辆运输车,相当于整个师团五分之一的机动运力。板垣连夜调来六架侦察机搜索八路军主力,却没想到对方早带着缴获的1800件大衣消失在太行山。
国民党军放鸽子这事比想象中更坑。原本约定在关沟村合围的晋绥军三个团,听见炮响直接往五台山跑了。杨成武派去的联络员找到晋绥军指挥部时,发现电话机都没拆线,灶台上的粥还是温的。要不是国民党军临阵脱逃,板垣带的反扑部队差点被包了饺子。后来阎锡山为此枪毙了两个团长,但战机再也回不来了。
现在看平型关的伤亡比确实扎心。八路军用600多条命换了1000多鬼子,可仔细看日军构成就明白多不容易——被歼的是两个汽车中队加一个骑兵小队,真正的作战部队只有护卫中队。就这还打光了三十万发子弹,平均两百发子弹才消灭一个敌人。林彪战后总结说再伏击就要带燃烧瓶,可见当时火力差到什么程度。
有人总拿后来百团大战对比,说平型关不算啥。但别忘了这是全面抗战以来第一场胜仗,南京那会儿都快沦陷了。老百姓看见成堆的日军钢盔运到后方展览,才知道鬼子不是刀枪不入。蒋介石给延安发的嘉奖令里都承认,此战让国际社会开始重新评估中国抗战意志。
板垣后来升任陆军大臣,却在东京审判时被绞死。不知道他走上绞刑架时,会不会想起平型关那些举着大刀冲过来的年轻人。那些战士多数没活到抗战胜利,但他们用最差的装备撕开了"皇军不可战胜"的铁幕,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