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就像是神一般的人物,俗称大魔导师,像开了挂一样,总能逢凶化吉,天助一般。
王莽篡位在国内大肆搜捕叫做刘秀的人,他竟然能安然在太学学习没有受到影响。
昆阳之战,刘秀指挥的舂陵军几千人对上王莽四十万大军,竟然有如天助,竟然打赢了,是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刘秀个人魅力也是无穷的,每到惨败时候总会有英雄豪杰愿意奉他为主为他效力。
征战河北破铜马起义,被称为铜马帝,等极为帝后,没有屠戮功臣宿将,而是高官厚禄让将军解甲归田共享太平,文官执政。
毛主席评价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他自幼喜好读书,对《尚书》等经典有深入研究,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这体现了他“最有学问”。在军事方面,刘秀有着出色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昆阳之战中,他以少胜多,击败王莽大军,为日后的帝业奠定了基础,彰显了“最会打仗”。此外,刘秀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他麾下有“云台二十八将”等众多能臣良将,且能让他们各展其才,为东汉的建立和稳定立下赫赫战功,可谓“最会用人”。
他还创造了很多成语,
得陇望蜀,马革裹尸等。
跟他有关的洛水之誓言等
刘秀曾经征战过的好多地方,如今流传他的故事和传说,成了如今的旅游景点,现在就盘点一下跟与光武帝刘秀相关的景区如下以下:
河南地区招兵台风景名胜区:又名昭平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城西10公里处。源于汉光武帝刘秀与王莽昆阳之战时,刘秀在此拜始祖刘累后筑台招兵。坝北端的招兵台山,相传刘秀曾隐蔽此山招兵买马,山坡平台上至今还遗留有当年招兵插旗的座孔。
- 中原二龙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板场乡。传说刘秀当年为躲避王莽追杀,在此扎寨驻兵,当地人为纪念他,将此地取名为汉王寨,还建立了汉王殿。
洛阳光武庙:位于洛阳宜阳三乡镇汉山上,是东汉明帝即位后下诏兴建的皇家寺庙,刘秀在此降服了声势浩大的赤眉军起义10万余众,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性建筑。
-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景区内的卧龙溪晾旨崖,据说西汉末年刘秀出宫时带有先皇密旨,到了此地得知有大淙潭,便命一游龙飞入溪中守护圣旨,后人称这里为“卧龙溪”“晾旨崖”。
山西地孤峰山景区:位于万荣县城正南8公里处,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避暑度假、宗教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曾在柏林避难于此山。
河南地区汉山风景区:位于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境内,刘秀曾在此隐身避难,刘秀登基后,感恩诏封汉山。景区内有刘秀崖、马蹄岔等与刘秀相关的遗迹。
- 汉光武帝陵:位于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合葬的陵墓。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
- 南阳瓦店八里铺: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故里,现瓦店二中光武祠的旧址内有一颗古槐,传说为当年刘秀在此歇马时,把手中的马鞭插到地上长成。
- 河北鄗城千秋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是刘秀登基称帝的地方。如今千秋台遗址尚存,周围还有一些与刘秀相关的历史遗迹和传说。
- 湖北枣阳白水寺: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是刘秀的出生地。这里有众多与刘秀相关的建筑和景点,如刘秀祠、光武殿等,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祭拜。
重渡沟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刘秀在南阳起兵,立志恢复汉室。在与王莽势力的战斗中,刘秀曾被王莽追杀。有一天,刘秀为摆脱王莽追兵,两次渡过伊河,逃入栾川县潭头镇的一条深沟中藏身。刘秀和随从们饥饿难耐,向沟内茅草庵的村妇讨要食物,吃饱后继续逃往深山。当时正值夏季干旱,他们口渴难忍,刘秀在绝望中拔剑刺向石壁,结果泉水涌出,解救了众人。数年后,刘秀推翻王莽,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他重返旧地,将这条沟命名为“重渡沟”,以纪念当年的经历。
- 金鸡谷:相传当年刘秀兵败路过此地,走得疲惫不堪,坐在石头上歇息,兵士们试探他请他作诗,而附近传来鸡叫的声音,刘秀便以鸡叫为灵感作诗,鼓舞了士气,此谷也因此被称为金鸡谷。
- 金鸡谷瀑布:位于金鸡谷内百米处,落差15米,瀑宽70厘米。相传有金鸡从谷内飞起,引刘秀赶路,所以被命名为金鸡瀑布。
- 泄愤崖瀑布:崖壁上刻着“泄愤崖”三个大红字,瀑布从泄愤崖上落下,落差27米,分三级下跌。传说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又饥又渴又累,心中十分愤懑,便对着山崖发泄,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瀑布叫做泄愤崖瀑布。
- 剑插泉:相传刘秀率队到此,走得口渴难耐,在绝望中拔剑刺向石壁,剑刺入石壁后,泉水涌出,解救了刘秀和随从们,此泉因此得名“剑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