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起学士服,容不得丝毫懈怠与放松,4+1合训分流的学员们再次换上戎装背起行囊,前往任职院校。
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将是夏日的又一番火热,在那里,他们将完成学员到指挥员的最后一次淬火。4+1=?在他们心中,答案已然清晰。
陈全,曾代表学院赴智利参加“国际学员周”活动,个人军事技能突出。
成长历程
从入伍时的懵懂青年,到今日历经百炼的铁骨军人,他的信仰是,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
新训时,他是连队的队列标兵,纵使天气炎热,纵使汗水已经湿透背心印在外衣上,他的军姿总是方队的一根标杆;瞄靶时,全神贯注的他仿佛能和枪融为一体。训练冲锋在前,生活阳光乐观,当学院选拔学员参加“国际学员周”时,他以全面的素质成为当之无愧的人选,代表祖国与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学员交流切磋。这背后,是无数次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他的故事,被宣讲在新学员新训誓师大会上,成为一届学员学习超越的目标。
人物宣言:4+1=0 归零淬火
荣誉已成为过去,未来仍需努力。来到学院郑州校区,第一次见面会上,队长的话就让我印象深刻:“任职培训阶段,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错,青春就是一部奋斗史,每一页都是崭新的,正是在新环境中不断地适应,才使我们逐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四年取得的荣誉,将成为我人生取之不尽的财富,却并不会成为我停滞不前的理由。正如孟郊的那句名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朱强,个人写作功底深厚,多次在军队主流媒体刊发稿件。
成长历程
踏入军校前,他对文字毫不“感冒”,对宣传知之甚少。
本科毕业时,他成为各大核心期刊、网络媒体的“常客”,完成了文字世界里的“逆袭”。
熄灯哨响,代表着一天工作的完结,却是他“夜班”的开始。浏览各大军事网站,阅读报纸期刊,撰写笔记心得,敲击的键盘声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脆。用他的话说,写作的过程是痛苦的,结果却是甜蜜的。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学员踏上写作之路, 他的“逆袭”开始被复制粘贴,单位也成为学院有名的宣传报道先进单位。他却懂得学海无涯,依旧活跃在宣传工作一线,不断拓宽自己的写作路子。机房不再空荡,键盘声也更加响亮。
人物宣言:4+1=1 从一而终
从事文字工作让我懂得了坚持的真义,书山有路勤为径,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进则退。
有人说,文章就是在休息时间里挤出来的,夜深人静往往是灵感火花迸发的黄金时段。当战友都进入梦乡,我畅游在文字的世界里,用纸笔描绘着我的世界,实现着我的价值。那些只可意会的思想就像一座座高山,如何攀越它们,将它们呈于纸上才是写作最快乐也最痛苦的事情。
就像写作一样,轻言放弃,你永远无法体会到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呈现在面前时的满足和快感,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任职培训的一年,我会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用文字为军旅生涯增光添彩。
黄裕才,本科四年期间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及全军各类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本科组一等奖等奖项。
成长历程
每年都有那么几天,他“闭关”了。单位的人都知道,他准是又在准备什么大赛了。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学员,能够在全国大赛中过关斩将,战胜来自各大知名院校的建模队伍,夺得大学生建模竞赛的最高荣誉。
初次接触建模,复杂的公式、繁琐的算法、对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严格要求让他一度萌生退意,好在老天在他骨子里加了那么一点不服输。一遍不行就算两遍,一个方法不行就换另外一个,他沉迷在数字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国赛的参赛资格。解国赛题目的三天两夜,他没有踏出实验室半步,拿到荣誉的那一刻,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物宣言:4+1=2 文武双全
在本科四年中,我获得多个数学建模奖项,但在训练中,我并不是一个尖子。在当前改革的大环境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标准已泛化到每一名指挥军官,现在的我距离这个标准还远远不够。学科竞赛赋予我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能力,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军官,要学的还有很多,学海无涯,在这一年里,我希望能给自己充电加油,补齐短板,向着文武双全的目标不断迈进。
王伟,2015年代表学院参加“勇士-2015”军事技能竞赛并荣获战场救护奖。
左一为王伟 资料图
成长历程
皮肤黝黑,天生乐观的他总是面带笑容,更显露出一口白牙。身材不算高大,甚至还略显臃肿,但这并不妨碍他在障碍场上上下翻飞,身轻如燕。来自新疆的他继承了故乡人民的坚忍与勇敢,在参加“勇士-2015”集训时,他在训练中脚踝受伤,很多同学都劝他退出集训,如果留下后遗症,影响今后的毕业不值得。他得斩钉截铁:“已经走到这一步,无论如何我也要坚持,我不会退出!”带伤的他训练成绩并没有下滑,和队友们凭借娴熟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夺得战场救护奖。
人物宣言:4+1=100 百折不挠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境遇不论顺逆,唯坚持方能成事。在参加“勇士-2015”全军学历教育院校比武集训时,最大的困难并不是高强度的训练,而是如何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中坚持下来。
每隔几天,都会有同伴从我们身边离开,在不断翻新的训练科目和不断提高的训练强度面前,我也曾想要放弃,但每次我都告诉自己:“再多坚持一天,再多坚持一公里。”终于我通过了集训,最终还站在了比武的领奖台上。进入任职培训阶段,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训练科目,面对更加严格的体能标准,我仍然坚信滴水能穿石,积土能成山,只要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军官!
蒋海超,先后代表学院参加“陆军学历院校军事技能集训考核”以及“勇士-2015”军事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成长历程
训练苦不苦?训练累不累?答案是肯定的,但凤凰涅槃总要经历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要问在哪里见到他的次数最多?训练场无疑是最佳的答案。
入伍四年,不记得流了多少汗,不记得跑了多少圈,但却深深记得他渐渐清晰的肌肉线条。从新训的训练尖兵,到“勇士-2015”军事技能竞赛,再到集训,有人曾经问过他,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你走到今天,他的只有一个,因为职责所在,所以必须坚持到底!
人物宣言:4+1=1000 千锤百炼
四年的军校磨砺,使我完成了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再到预任指挥员的蜕变,从军之路,赋予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教会了我正视磨难,笑对挑战。如今淬火成钢,还需要最后一步,所以我来到了这里。未来一年,渡海登岛、武装越野将锤炼我们的身体,专业知识、战术思想将丰满我们的头脑,跑道上、障碍场上,这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将留下我们年轻的身影;未来一年,可能有伤痛,可能有挫折,但我不会忘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干部寄语:4+1=合格指挥员
很高兴看到朝气蓬勃的你们,你们的到来给单位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一年,你们将在这里接受任职培训,完成学院安排的军事、理论和专业课程,为第一任职打牢基础,鼓足力量;未来一年,在政治上,你们将更加坚定,性格上更加成熟,技能上更加精湛,更加能适应部队生活;未来一年,你们将团结一心,精武博文,向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目标不断迈进。
“4+1”既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也是另一个发展历程的开始,在学员与指挥员身份的过渡期里,每个人都应当抓紧最后的学习时光,努力夯实基础,增长本领。同时,忙碌之余,也要静下心来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希望每名在任职培训阶段的学员都能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在从军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王浩明 莫崇翊 白楠
编辑:毛志文 火艺卉
编审:曲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