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童话确不易,揭秘童话创作的艰辛与魅力

确实如此,写好童话绝非易事。它不仅仅是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门需要匠心和技巧的艺术。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释为什么写好童话如此困难:
1. "目标读者是儿童,但作者不是儿童":优秀的童话需要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认知水平。作者必须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逻辑来讲述故事,同时又要避免过于幼稚或简单化。这需要一种巧妙的平衡,既要浅显易懂,又要能引发思考。 2. "语言的要求极高":童话的语言需要生动、形象、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常常需要运用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语言不仅要吸引孩子,还要能够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推动情节,甚至蕴含深意。简单的词汇和句式往往更能深入人心。 3. "寓教于乐,意义深远":童话常常承载着教育意义,比如传递真善美、分辨是非、培养勇气和智慧等。但这些意义需要巧妙地融入故事中,而不是生硬地灌输。好的童话能让孩子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甚至多年后回味,仍能感受到其中的智慧。 4. "结构精巧,寓意明确":童话通常有相对清晰的结构,如三段式结构(出发-遭遇困难-成功归来)很常见,但也需要创新。故事需要有明确的核心冲突和转折点,结局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或

相关阅读延伸:写好童话确不易

我少年时期在林中小屋里度过,有人觉得这更适合写童话,就给予了鼓励。但写童话并不容易,我在这方面极尽努力,却无法超过《少年与海》《橘颂》《半岛哈里哈气》《寻找鱼王》等小说。为什么?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过多地从“类型文学”的角度去要求自己,创作力受到了限制。

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作者都觉得童话好写,无非是让小猫小狗或其他东西,像人一样对话和想事,比如遇到了什么妖怪之类的。真正优秀的童话可不是这样,它一定有内在的特殊性,有相当多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好的童话作品孩子痴迷,家长也感兴趣。拙劣的“童话”,如果是写动物的,不过是把一个“人”换成了一种“动物”而已,这不难。要写出只有动物才有的那种单纯和懵懂、茫然和天真、自然天成的生命属性,有属于某一种生命的“物性”,这很难。

不过,也有人认为只要熟悉动物就能写好动物,那可不一定。实际上要写好一只猫,更要对人、对人类社会有深刻的理解。人是万物的灵长,他们之间更可感知、更可交流。在广阔深渺的生命世界中,有很多生命的情感模型是一样的。有研究表明,连小鸟都和人极为相似:它也会高兴和忧郁,受到打击也痛苦,也需要爱;它也会因为情感的问题,内分泌发生变化。有人家中的布偶猫,20多天没见主人,结果得了抑郁症。动物的情感模型,很大一部分和人是一样的。凡生命都有许多相似性,只是外表不同。我们对人、对人性、对社会层面的理解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世界上所有生命的理解深度。

对人类社会的深刻经验,是理解万物的基础,也是进入它们的重要路径。尽管道理上是这样,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荒废对“异类”的研究,不能以人间的所有经验来代替它们。动物仍然有特别的、不可与人比拟的、从外观到表达到各种生活习性的种种复杂性。我们和人打交道的时间毕竟多,成年人整天和人打交道,而童年跟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生命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一些。我们要在理解人的前提下,努力地去理解动物。

英国作家波特擅长写兔子,关于兔子的童话让她一举成名。因为她一直在研究兔子,是这方面的专家。看来童话写作要建立在对动物特殊的、深入的交流和接触的基础上,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的童话写作现在面临的问题,在我看来第一来自简单的模仿,第二来自对童话创作难度的误解。真实的情况是,它比其他作品更难写。由于写作者习惯了表面化的模仿,看到一些所谓的童话畅销书广受欢迎,就照葫芦画瓢写起来,认为没有比这再简单、再容易成功的了。这会造成一种极大的浪费。

我们写童话要极其小心。有多少童话是合格的、在基本水准之上的?可能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多。为什么?因为太难了:貌似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

面对童话这种体裁的选择,要非常谨慎,要想好有没有能力把面前的重物托举起来?它是一次沉重的托举,绝不是看上去那么轻松。写小猫、小狗、小鸟、蚂蚱,多简单。它们的体形比较小,灵魂就一定是轻的?不,当我们接触这些“异类”的生命和灵魂时,会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我们面临的表达和描述的任务,将是极其沉重的。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于 2025-08-01 06:13
收藏
1
上一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山东作家张炜寻找鱼王荣获殊荣” 下一篇:密云水库开渔盛况!新鲜大鱼价格揭晓,三“鱼王”拍卖竟达六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