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英魂永驻,死后被封为何方神祇?阴阳两界统管,神位与关羽并驾齐驱

这个说法结合了民间传说和后世的解读,但需要做一些澄清:
1. "官方封号:" 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宋代以后,张飞被官方追封为"“威侯”"(Wēi Hóu)。这是对他作为蜀汉名将的一种肯定,但这个封号与“统管阴阳二界”的描述相去甚远。
2. "民间信仰与神话化:" 在民间信仰和后来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张飞的神性被逐渐神化。他常常被描绘成具有强大力量和勇气的猛将。 有一些地方传说或民间故事会赋予张飞各种各样的神职,有时会提到他掌管某些领域,但这"并非"官方的统一说法,也"没有"“统管阴阳二界”这样明确的、广为流传的官方封号。 将张飞描绘成“统管阴阳二界”的神,更像是一种后世的"演绎和想象",可能是为了衬托他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或者是在某些特定的故事或地方信仰中出现的角色。
3. "与关羽的比较:" 关羽被官方封为"“壮缪侯”"(Zhuàng Miù Hóu),后在民间被尊为"“关帝”、“武圣”",地位极高,与“文圣”孔子并列

相关阅读延伸:张飞死后封为什么神?统管阴阳二界,神位不输关羽

大家都知道三国名将关羽,死后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关羽成神,最早源自北宋宋徽宗时代,到明朝中期达到巅峰。实际上,张飞成神的时间,比关羽还要早!所以封神位,也不比关羽低。

早在北宋初年《太平广记》中就记载:

梓州去城十余里,有张飞庙,庙中有土偶,为卫士。一夕感庙祝之妻,经年,遂生一女。其发如朱,眉目手足,皆如土偶之状。至于长大,人皆畏之。凡莅职梓州者,谒庙,则呼出验之,或遗之钱帛,至今犹存。(出《野人闲话》)

大意是说,梓州城外十来里的地方,有一座张飞庙。何谓庙?现在许多人一说起庙,都觉得是佛家的,是和尚才住的庙。实际上,庙在古代是祭祀神灵的地方,国家有太庙,家族有祖庙,乡野之间有土地庙,关帝庙。这张飞庙,也是一座神庙。

话说张飞庙中有一个泥胎塑像充作卫士,日久天长下竟然化灵,与庙祝的老婆有染,一年过剩下一个女儿,长得样子与卫士的样子一般无二。人们都觉得,张飞的卫士都有灵,张飞本人自然更厉害。

从此后,但凡到梓州做官的,必定先来张飞庙拜一拜,人们还会把庙祝的女儿叫出来看看,对比对比卫士塑像,给他们一些钱财。

在清代《聊斋志异·于去恶》中,则记载了张飞在冥界的官职。

桓侯翼德,三十年一巡阴曹,三十五年一巡阳世,两间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

故事说,有一个书生考试,因为官场黑暗,久考不中。后来遇上了一个鬼,这个鬼在阴间也要考试,也遭遇了种种不公。可是,阴间比阳间好,阴间有一个大人物,就是张飞,秉持公正,为众多书生做主。

张飞,字翼德,生前受封为桓侯,死后受封为“三界巡查使”,每隔三十年巡查一次阴曹地府,又三十年巡查一次阳间。人间冥界各种不平之事,都依靠此老全部摆平。

作为一个久考不中的老秀才,蒲松龄对张飞十分敬重,特意点评道:

余每至张夫子庙堂,瞻其须眉,凛凛有生气。又其生平暗哑如霹雳声,矛马所至,无不大快,出人意表。世以将军好武,遂置与绛、灌伍;宁知文昌事繁,须侯固多哉!呜呼!三十五年,来何暮也!

蒲松龄大意说,世上的人只知道张飞好武,常把张将军当成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觉得他们只懂得舞刀弄枪,不通文墨。实际上张飞文韬武略十分在行。文昌帝君管辖的事情太多,多亏有张飞帮扶。

他只是慨叹,张飞需要每隔三十五年才巡查一次阳界,时间隔得太长!一等就是一辈子,实在等不起!

发布于 2025-07-31 15:13
收藏
1
上一篇:三国杀,揭秘神张飞背后的真相——原来是神刘焉!一招直接指定角色死亡的高手玩法大揭秘 下一篇:三国杀新神将降临,张飞技能揭秘,从莽夫到神将,难度飙升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