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环翠区羊亭镇有个村子叫小王。村里的麦田收获了特别大的小麦,麦穗能长到手掌那么长,一颗麦穗能结一百多颗麦粒。普通小麦亩产大概七百斤,这儿的新品种能达到一千五,而且种一次种子能留存多年,不用年年买新的。
村主任王海洋前两年去外地学习,听说有种高产小麦就带回来试试。第一年先种了两亩,收成比普通麦好不少。今年扩大到六亩,虽然天气不好只能浇两次水,但产量还是翻倍。他说这种子刚开始贵,但长远算下来划算。
村民陈建今年头一回种新麦,过去亩产两三百斤都不想种了。现在看着产量翻了好几倍,感觉又能靠种地赚钱了。不过大家还是小心眼,得等明年再试一茬,确定没问题再推广。
王海洋还试过另一个品种,麦穗能结一百七八十粒。这些小麦抗旱能力特别强,就算天旱少浇水也能丰收。村里老人以前总觉得麦子穗大会倒伏,但现在新品种秆粗壮,下雨刮风也不容易折。
现在村里人正合计着明年要不要把所有地都换新种子。王海洋说先等等,再试最后一季,看能不能扛过虫灾病害。要是都顺利了,往后村里的小麦就能稳定高产了。
闪电新闻记者拍了现场视频,麦田里收割机来回跑,麦粒堆得小山似的。王海洋站在地头跟记者说这些麦子将来能做面粉卖,还能吸引游客来看稀奇。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试验做完,不能急着冒进。
眼下大家最关心的是新种子能不能通过官方认证,还有往后保险怎么买。听说这种麦子全国都没大范围种过,有些风险还得慢慢摸索。但至少现在看到希望了,至少王主任带着试试总比啥不动强。
村委办公室墙上贴着三年试种计划表,第一栏写着"验证产量",第二栏"测试抗病性",第三栏"推广方案"。王海洋说要是明年还能丰收,就让村民都种,反正种子自己留着就行,不用额外花钱。
陈建盘算着家里六亩地,要是真能产一千斤,一年下来能多赚五六千。但他还是想等村里再试一年,看看别人地里到底收成咋样。毕竟种地不是光看别人说,得亲眼看过才踏实。
现在村里老少爷们天天往麦田跑,蹲在地头数麦粒,记录生长情况。王海洋手机里存着几千张照片,从抽穗到灌浆全都有。他说这是给下一代留资料,说不定以后还能改良出更好品种。
村里准备开个会讨论下一步,先把试验地面积再扩大点。王海洋提醒大伙别急,农业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步来。反正种子已经试出效果了,往后慢慢来总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