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云南山野,铁盆哐当声整夜不停。
怒江、保山村民扛着自制的两个不锈钢盆上山,盆里塞满碎石用胶带封死,树枝挂上橘色灯带。
天擦黑时猛晃铁盆,刺耳声波震得成片知了往胶带撞,二十分钟能整八斤,城里人还在数着个抓蝉,这边直接论麻袋装。
这法子够野够聪明,可别地方真学不来。
灯光诱捕加声波攻击,算准了知了趋光性和听觉敏感点。
以前举着手电摸黑找整晚,现在铁盆一响跟下暴雨似的往下掉虫子。
云南人处理起来也麻利,掐头去爪盐水泡,热油里滚两圈撒辣椒面,酥脆蝉肉能当零嘴啃半宿。
山里人靠这手艺,一晚上挣的钱抵过城里打两天零工。
但整片山头给照得通亮,虫子见了光不要命地扑。
有村民嘀咕萤火虫这两年见不着了,知了猴也被连窝端。
外地网友买同款铁盆回小区试,树梢蝉鸣照旧响,愣是没半只往下掉——云南森林里上亿只蝉养出的条件反射,城里几十只压根带不动节奏。
更别说北方知了压根不吃这套声波攻击,有人晃得胳膊酸只招来邻居骂街。
这法子透着老祖宗拿捏自然的智慧,可生物链到底不是永动机。
短视频带火"摇知了"后,保山部分林区开始限灯光亮度,怕把蝉群整绝了。野味再香也得讲究个细水长流,别等哪天铁盆晃穿底,山里就剩金属摩擦声在空荡荡回响。
铁盆哐当响两下满袋知了 这波操作够野性。但生态账本该算明白 别为解馋把整片林子薅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