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啊,我是流汗小叮当,张飞最近的联动皮肤确实是可爱啊。同时也把张飞这个万金油辅助又带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今天就给大家深度解析一下S39张飞的上分表现吧!
一、技能机制调整与版本适配性分析
大招开关机制革新
张飞在S39赛季的核心增强在于大招新增的主动关闭机制。调整前,张飞开启大招后需等待15秒变身结束才能重新积攒能量,而新版本中玩家可在开启大招1秒后手动关闭,直接进入能量积攒阶段。这一改动使得张飞具备更强的战术灵活性:
控制链衔接:通过关闭大招瞬间触发的击退效果(末端产生0.5秒击飞),配合一技能(变身后减速30%)和二技能(变身后击退),理论上可打出长达3秒的连控效果,尤其在狭窄地形中能有效分割战场。
战术选择自由:面对敌方净化技能或需要快速转线时,可主动解除变身状态,避免因强制变身导致的视野暴露或节奏断档。例如在龙团前开启大招威慑对手后关闭,保留能量用于后续关键团战。
护盾机制与坦度平衡
变身前二技能护盾量提升至450(+150/Lv),配合救赎之翼或星泉的主动护盾,前期对线期能为射手提供超过2000点的群体防护。但需注意,由于魔女斗篷护盾改为基于额外生命值的12%加成(上限1500),张飞在中期需优先补足霸者重装(新增80物防/40魔抗)以强化魔抗收益,而非传统的第一件魔女。
二、装备体系重构与出装策略
防御装备迭代影响
反伤韧甲的取舍:新版反伤韧甲虽提供10%韧性与高额反伤,但其主动技能【反刺】无法通过护盾触发伤害。由于张飞二技能/救赎之翼的护盾覆盖率高达60%,该装备优先级下降,建议替换为红莲斗篷(震荡伤害+重伤效果)或暴烈之甲(移速加成提升机动性)。
霸者重装战略价值:涨价了但整体属性适配,使其成为中期核心装。配合张飞被动的震荡效果,可以减少敌人35%的移速,在进攻时具备战略意义。
功能装选择逻辑
游走装梯度:前期优先合成星泉(续航抗压)→中期换救赎之翼(群体护盾)→大后期补形昭之鉴(探草反隐)。面对蔡文姬/扁鹊时,可提前出梦魇之牙替代红莲斗篷的重伤效果。
鞋类优先级:抵抗之靴仍是首选,但若敌方控制较少且己方需要快速转线,疾步之靴(移速提升至80)可显著提升支援效率。
三、峡谷环境变动下的定位演化
硬辅生态位竞争
当前版本硬辅综合强度排序为:空空儿(禁用率81%)> 张飞(胜率52.1%/出场率14%)> 牛魔(51.8%)> 苏烈(51.5%)。张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反制超标刺客:面对镜、澜等切入型打野时,二技能护盾+大招击退可有效保护后排,而苏烈/廉颇等开团型辅助缺乏持续保护能力。
适配多阵容体系:无论是“马可波罗+瑶”的灵活阵容,还是“黄忠+王昭君”的阵地战组合,张飞的护盾与控制均可无缝衔接。
软辅压制与反制
尽管孙膑、大乔等软辅仍保持较高强度,但张飞可通过以下策略建立优势:
前期压制:利用二技能护盾抵消孙膑一技能的消耗,同时红莲斗篷的重伤效果可限制蔡文姬的回复。
中期视野压制:凭借大招的变身加速(提升30%移速),配合形昭之鉴可快速抢占河道视野,压缩大乔的传送运营空间。
四、实战痛点与应对策略
逆风局处理瓶颈
当经济落后3000以上时,张飞的护盾量(约1500点)难以抵挡马可波罗/吕布的真伤爆发。此时需调整出装顺序:优先合成救赎之翼(群体护盾)+ 不祥征兆(减攻速),放弃红莲斗篷的进攻属性,转而强化团队保护能力。
控制链规避技巧
面对东皇太一/张良时,需注意大招释放时机:在敌方强控技能进入CD后,再开启大招反打。例如东皇大招冷却12秒期间,张飞可主动开团形成以多打少局面。
五、冲分进阶技巧
能量管理公式
理想能量积攒节奏为:开局1分10秒(第一波龙团前)攒满能量→大招冷却30秒(满级)→每波团战间隔期通过野怪/兵线普攻快速回能。需避免无意义消耗二技能(每次释放消耗50能量),尤其在敌方有沈梦溪/嬴政等消耗型法师时。
地形联动战术
在暴君/主宰坑地形中,张飞可卡墙释放大招,利用击退效果将敌人撞至龙坑边缘,触发额外0.5秒眩晕。此技巧需配合打野的惩戒时机,例如在龙血降至5000时开大,既能控制敌人又可协助抢龙。
召唤师技能选择
晕眩(开团强化)与治疗(反制爆发)的胜率差异不足1%,建议根据阵容灵活调整:
敌方多突进(镜、澜)→ 携带晕眩打断连招
己方无续航(元歌、诸葛亮)→ 选择治疗提升容错。
六、版本局限性与发展预测
尽管张飞在S39赛季仍属T1梯队,但需警惕以下趋势:
新英雄压制:空空儿的装备窃取机制(被动偷取装备属性)严重削弱张飞的坦度优势,建议在BP阶段优先禁用。
装备迭代风险:若下版本反伤韧甲调整为可穿透护盾反伤,或魔女斗篷回调固定护盾值,张飞的出装逻辑需重新适配。
总体而言,张飞凭借机制优化与出装多样性,仍是当前版本最稳定的上分选择。玩家需重点练习能量管理与大招释放精度,同时根据对局动态调整装备路线,方能在S39赛季的硬辅博弈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