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着零食不撒手?
有些食物里藏的添加剂比你想象的更夸张。
火腿肠、方便面、冰淇淋这些常见零食,长期吃真得留个心眼。
尤其家里有娃的,别让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骗了。
超市货架上那些颜色诱人的果冻,基本就是水加色素香精堆出来的。
小孩特爱吃,但里头防腐剂、甜味剂、卡拉胶一大堆。
更别说误吸卡住的危险了。
薯片闻着香全靠添加剂撑着,高温炸出来的丙烯酰胺可不是好东西,国际上都盯着呢。
方便面更是个添加剂大户。
一包面里塞二十五种添加剂不稀奇,什么谷氨酸钠、焦糖色都是常客。
孩子要是当饭吃,低钙血症风险真不是吓唬人。
还有火腿肠,淀粉混点鸡肉末,靠亚硝酸钠提色防腐,这东西在胃里可能变致癌物亚硝胺。
冷饮也没逃过。
冰淇淋为啥排得靠前?
重点在植物奶油。
反式脂肪酸塞得满满的,人体根本代谢不掉,血管肝脏都遭罪。
巧克力也别觉得安全,乳化剂增稠剂少说五六种。
蛋糕奶茶这对组合更绝,检测出十七种添加剂都不算新闻。
那些宣称零添加的也得擦亮眼。
面包保质期动辄半个月,没防腐剂早发霉了。
焦亚硫酸钠损伤细胞,山梨糖醇吃多了跑厕所都来不及。
熟食柜台的酱肉香肠更隐蔽,磷酸盐让肉变嫩,亚硝酸钠保颜色鲜亮,苯甲酸钠防变质,早不是纯肉味儿了。
家长倒也不用妖魔化所有添加剂。
合法合规的适量使用确实能保鲜增味。
关键是别让孩子把高添加食品当饭吃。
看配料表有诀窍:名字越长越复杂的少买,带"苯甲酸钠"、"亚硝酸钠"字样的尤其谨慎。
零食解馋可以,顿顿吃不行。孩子健康马虎不得,但也不必过度恐慌。该吃吃该喝喝,心里有本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