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拐骗了”“不,你才是骗子!”
对于五岁的杰克来讲,这个1.6米高、只有密码锁、只有一扇狭小天窗的房间,是一个童话世界。偶尔出现的小老鼠是杰克的神秘玩伴,而晚上来骚扰妈妈的老尼克是偶尔进入童话世界的怪物。不过,这个怪物也没那么可怕。毕竟,他会定期给他们送来吃的。不要接近他,不要激怒他,只要记住这两点,童话世界就是和平的。可是五岁生日过后,妈妈乔伊突然告诉杰克一个可怕的真相:我们是被老尼克从“墙那边的世界”拐骗来的。杰克:“不会的。”妈妈:“那你觉得老尼克从哪里来的食物。”杰克:“从魔法电视里来的!”妈妈:“世界上没有魔法,你在看电视时,电视里的东西都来自于真实的世界和人,这些都是真的。”杰克:“骗子、骗子!假的,都是假的。”杰克觉得妈妈变傻了。可是很快,他不得不为那个假的“世界”而奋斗了。妈妈利用他感冒,必须去医院看病为由,让老尼克把他运出去。发现老尼克根本不关心杰克是否病了后,妈妈变本加厉,要他装成死尸。聪明的杰克照做了,他跳下卡车,却被老尼克拎起来。这时候一个牵狗的男人听到杰克的“救命”后准备报警,老尼克扔下杰克,自己逃跑了。杰克根本不敢睁眼看这个世界,他蜷缩着,听着男人和警察说话,被人从一个地方抱到另一个地方,所有的地方都是不是他的“房间”。“你要保持僵硬,裹在毯子里,然后跳下卡车……”
我要回到房间去看看
聪明的杰克让母亲获救了,他们在医院接受身体和心理治疗,又来到外婆家,他们拥有了自由。可是杰克是那么害怕自由,他提出要回到房间看看。他不喜欢阳光、不喜欢青草、不喜欢宠物、不喜欢丰盛的晚饭,甚至也开始恨妈妈。他永远也忘不了自己一次次被妈妈裹在毯子里,被训练“逃跑”的难过。他曾一次次在窒息和满是灰尘的毯子里干咳、流泪,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逃出这个他出生、长大的地方。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感情,每天晚上都会对每一个家具:柜子、椅子一号、碗说晚安。他也永远忘不了在毯子里装死,从卡车上摔下来又从老尼克怀里喊救命的疼痛。他和老尼克的矛盾从没有一刻被这样激发,是妈妈告诉他,这时候他和老尼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永远忘不了,第一眼看见阳光有多么刺眼,那么长的马路,那么高的天空是多么宽大而可怕。而救他的陌生人和陌生人的狗、警察、医生,他也不敢睁眼去看,他不明白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杰克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他、妈妈、老尼克和老鼠。所有人都提出来,让杰克接受外面的世界,但尼克却提出来,回到房间去看看。他的请求一开始被妈妈拒绝,那个房间对杰克和妈妈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妈妈来讲,那里是罪恶、是囚牢。但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杰克还是回到了房间。杰克再次回到房间,发现房间“变小”了,与外面相比,这里确实有点像妈妈的描述,潮湿、黑暗……和椅子一号再见后,杰克终于开始接受了“墙那边的世界”。杰克、妈妈和姥姥共同的痛苦:自由被重新定义
杰克的心理健康在慢慢恢复,但妈妈却自杀未遂。杰克曾恨过妈妈,但他在那一瞬间却明白:即使离开“房间”,妈妈仍然是最重要的。被卷进“房间”事件的每个亲人,都出现了延期的心理失重,自由被重新定义,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对于杰克的姥姥来说,很多年前,她早已接受女儿乔伊可能死亡。当乔伊失而复得后,惊喜之后马上是难以自我原谅的自责。在乔伊被囚禁过着非人的生活时,自己却没有继续寻找,在谈恋爱,在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乔伊也曾怪过她,当年若不是因为她让女儿去帮助假装有狗的老尼克,她可能就不会被囚禁。现在乔伊回来,她重新拥有了母亲的自由,但这自由却让她迷茫无措:对于乔伊来说,一样面临这个问题:当她拥有自由后,她只对一件事情有判断力:自己还有资格做一个母亲吗?自己今后要如何弥补?乔伊会不会永远恨她?
(作家爱玛保留了原型故事中,这个母亲的真实心理动作。)其它的,乔伊一无所知,她不知道应该怎样与母亲相处,更不知道如何减少儿子心中的恐惧和恨意。于是,无力的乔伊开始恨自己:如果没有自己,那么杰克可能不会出生。她甚至不知道把杰克从房间里带出来是否是正确的。永远不要再让孩子和自己见老尼克。
乔伊:自由、母爱、自我哪个更重要?
影片中乔伊自杀,源于受到记者那句问话的刺激:这句话赤裸裸地揭开了,她这个母亲的私心。是的,她是有机会让老尼克把杰克带出来的,老尼克对杰克的戒心远没有对她大。但她做了两个选择:你有没有想过儿子出生后,就马上送他出来,那样他就有了自由。
- 第一,一直警告老尼克远离杰克。除了怕老尼克伤害他,她也怕杰克与老尼克产生感情——杰克是他的,绝不是那个罪恶的老尼克的!他连看杰克都不配。
- 第二,她选择在杰克5岁时公开真相,并利用杰克救出自己。在这期间,作为母亲,她罔顾了杰克的感受:杰克的世界观天翻地覆、杰克有一定几率受伤或死亡。
当你关上《房间》,如果流着默默的眼泪,那一定是感恩的眼泪。“我和妈妈决定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决定什么都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