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论坛圆桌对话,互联网时代创新视角——探索多元创作形态无限可能

金鹰论坛圆桌对话:互联网时代,不拘泥一种创作形态
主持人: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作形态。首先,让我们有请著名作家李明先生发表他的观点。
李明:非常感谢邀请。在互联网时代,创作形态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创作形态,而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比如,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学与新媒体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
主持人:李明先生的观点很有见地。接下来,让我们听听著名导演王丽华女士的看法。
王丽华:确实如此。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单一的创作形态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导演和编剧们应该不拘泥于一种创作形态,而是要善于融合各种元素,如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等,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主持人:谢谢王丽华女士的分享。下面,有请知名设计师张强先生谈谈他的看法。
张强: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设计领域同样需要不拘泥于一种创作形态。设计师们应该关注用户体验,将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作品。比如,我们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主持人:张强先生的观点很有启发性。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互联网企业家赵宇先生的看法。
赵宇:在互联网

相关阅读延伸:金鹰论坛圆桌对话:互联网时代,不拘泥一种创作形态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近日,第13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金鹰论坛圆桌对话在长沙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新时代 新视界 新力量”,到了媒体与影视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们,聚焦电视剧、综艺、纪录片等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作发展现状,共话未来,探索新路径,发掘新动能。

圆桌对话现场

活动伊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龙一句话总结了他对于当下影视剧创作的看法:“我们的创作就是基于中国文化来和当代中国对话,找到当代中国的底色。”他认为,要找到当代中国的“底色”,重在不能忽视年轻人的力量、年轻人的需求。

传统的影视剧题材如何通过互联网赢得年轻的观众呢?这个问题,《破冰行动》的制片人徐蜜给出了她的见解。她坦承,拿下《破冰行动》这个项目以后,她一直在思考怎样既能让传统公安剧的固定受众喜欢,又能吸引互联网上的年轻受众观看。“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模仿韩剧、美剧的风格,又不想拍传统意义上的公安剧,所以我们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创新,既保留传统受众喜欢的元素,也融入年轻受众喜欢的元素,用年轻观众喜欢的叙事风格和视听语言去讲述一个传统的故事核,新瓶装旧酒才有了大家今天看到的《破冰行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知名编剧梁振华,既有《澳门人家》这样的原创作品,也带领团队创作过《怪你过分美丽》这样的IP改编热门作品。他开门见山,聊到了对互联网时代的“IP热”的看法。“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审美趣味,我认为IP是流量变现+网络审美趣味。”他犀利指出——IP与创作其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只是平台站在流量变现的基础上鼓励IP。”

“我客观地说,在今天一线平台里面受欢迎的网剧九成以上是IP。在今天的市场上,原创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所以,今天谈原创,我认为有两个角度,一是我们作为编剧真的要拿出合格的、优秀的原创作品来证明我们是有价值的。二是我特别恳请所有的平台放原创一条生路,真的不要只在口头上尊重原创。其实IP和原创并不冲突,是有时候我们人为地让二者对立了。”梁振华呼吁,网络平台能给予原创编剧和作品更多信任与机会。

除了影视剧,在融媒体兴起的形势下,纪录片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陈宏副台长表示,在融媒体生态发展的背景下,纪录片发展的态势有三个。“一是大的更大;二是小的更小;三是实的更实。”“大的更大”就是大制作、大投入、大片化,甚至走向院线,把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极度彰显,让观众的观看体验得到极致满足。“小的更小”,是指人们参与制作,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传播纪录片视频,短视频的纪实性体现了纪录片的形态。“实的更实”,“实”既是现实、真实,又是指纪录片与实业相结合。比如,把美食产业和纪录片结合起来。还有让纪录片长在行业品牌上,让品牌价值得到传播,让纪录片为实业插上翅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原创三组制片人刘鸿彦,既有多年传统纪录片的创作经验,也熟悉网络纪录片的创作。刘鸿彦表示,不管在什么年代,不管是互联网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必须随时关注时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去研究为什么,去反哺到创作中。“我们经常讲的话就是,要了解当下的一种民众情绪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它有可能的走向又是什么?这对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是很好的素材和引领。”

在本次活动上,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动画片的从业者们纷纷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从各个角度讲述了互联网时代对创作带来的种种新影响、新态势。在活动末尾,嘉宾们总结了一个观点:在互联网时代,不要拘泥于一种创作类型。在综艺节目中,我们能看到纪录片的内涵,影视剧的故事呈现方式,动画片的元素应用。“这说明融媒体时代的内容创新发展,相比过去类型细分的单元化创作已经有巨大的改变。”在互联网时代,对于众多电视行业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来说,提高创作思维的广度深度高度,兼容并蓄,融汇创新,才能推进电视产业实现新突破。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

发布于 2025-07-03 10:13
收藏
1
上一篇:半天速成!揭秘全民炫舞永久R装轻松获得攻略 下一篇:网易颠覆之作!梦幻西游变身魔兽,16年回合制玩法大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