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对抗曹操的重要战役。以下是赤壁之战中十大计策的深度剖析,以及其中展现的顶级三国文化人的高光时刻。
1. "苦肉计":由周瑜所策划,通过黄盖自请投降曹操,再被曹操放回,最终利用苦肉计让曹操相信黄盖的忠诚,为火攻创造条件。
"高光时刻":周瑜巧妙运用计谋,使曹操放松警惕,为后续的火攻成功奠定了基础。
2. "连环计":由庞统提出,建议将曹操的船只用铁链连接起来,以便火攻。
"高光时刻":庞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智慧,为火攻提供了关键策略。
3. "苦肉计":黄盖再次运用苦肉计,假装投降曹操,实则暗度陈仓,为火攻做准备。
"高光时刻":黄盖的勇敢和智慧,使其成为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
4. "火攻计":由诸葛亮和周瑜共同策划,利用东风,点燃曹操的船只,造成巨大损失。
"高光时刻":诸葛亮和周瑜的默契配合,使火攻计得以成功实施。
5. "苦肉计":曹操部将张辽为了救曹操,故意与黄
第一计 缘起以前读书看影视,看到赤壁之战的时候大体知道周瑜黄盖苦肉计,然后庞统连环计绑住曹操的船,最后诸葛亮借东风引火势烧了曹操被绑住的船,曹操大败,赤壁一战三分天下。 普通人了解这么多就不错了。闲来无事,最近读书发现了一些细节,细极思恐,原来这些顶尖谋臣出的计谋,真心牛叉,环环相扣,令人拍案叫绝。赤壁之战所有的缘起,都是从鲁肃过江吊丧开始的。鲁肃不过江来吊刘表,就带不会诸葛亮回去江东。诸葛亮不舌战群儒,孙权也不会下定决心抗曹。孙权不抗曹,直接投降了,也就没有周瑜火烧赤壁了。当然鲁肃过江也是孙权示意的,他需要知道曹操到底什么实力,能不能与之一战,而刘备正好最近和曹操交过手,过江吊丧刘表,正好是个机会。话说鲁肃乘着一艘中型船只来到江夏吊唁刘表,快到江夏码头时,才发现渡口竟然停泊着上千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都是来吊丧的。光船只也就算了,每条船上都竖有条幅,写着某某太守,哪哪州牧,反正都是大有来头。鲁肃心想,不是说刘备被曹操打得十不存一,狼狈不堪,怎么还有这么大的号召力,难道皇叔这个招牌如此实用,还是刘备一直在示弱,韬光养晦,其实是狗大户。现在这么多船只,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停靠,上岸去见刘备。正发愁中,有一小船过来搭话,一问是江东来的,便有人引导鲁肃的船只就近靠岸。具体来人正好是刘备的小舅子糜竺,真是好巧呀。原来诸葛亮料到孙权会派人来了解曹操的实力,而最近与曹操交过手的只有刘备,所以孙权派人来找刘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连派谁来诸葛亮都才了八九不离十,必是近臣鲁肃。于是5两银子一天雇佣周边的船家挂上横幅停在渡口等着江东来人,这都已经是第三天了,终于等来了。等到鲁肃被糜竺引走,渡口的上千船只走了个一干二净,不过那时候已经达成协议了,鲁肃估计也想不起这一茬了。鲁肃进了江夏城,好家伙,这路上行人商贩可真是多,路上巡逻的士兵也是一队接着一队的,一条街还没走完,都过去巡逻的四队士兵了。这些士兵个个高大威猛,铠甲精良,武器精备,一看就是雄兵。 过路口的时候有押运粮草的队伍,也是连绵不绝。有个路口,一队粮车不小心翻下来一袋粮食,白花花的大米散在大路上,运粮的队长毫不在意,都不让人去收拾,嘴里嘟嚷着,不用捡了,还有好多粮食等着去运送呢,快快快。不用多说,这还是诸葛亮的计策,展现出刘备的士兵雄壮,粮食充足。巡逻的士兵、运粮的车队,其实就是两队人马跑马灯似的循环展示,街上的商贩也是花钱雇来的,一切的一切就是一场表演,而观众只有一个,那就是鲁肃。好不容易走到太守府了,等着刘备上堂,只见堂前黑压压地站满了文官武将。刘备许久没有上堂了,有什么好上的,横竖就那么几个人,今天一上来一看心中大喜。难道孔明知道我这文武缺乏,不声不响地给我找这么多的贤才,想要给我意外的惊喜呀。再仔细一看这些人怎么如此眼熟,穿武将铠甲的不是牵马的老孙头吗,扮文官站第二位的不是孔明的书童吗,心里是又气又喜。气的是都是假的,喜的是要是都是真的该多好。我老刘也是文武百官,兵强马壮呀。诸葛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鲁肃上得堂来也是看到了这个效果。兵强马壮,粮草精备,文官过百,武将上千,这是个天然的盟友呀,东吴有救了。其实谁救谁呀。角色扮演,是要花钱的,这些钱都是以刘备的名义向城里的大户借的,不但要还,还要算利息的。于是一番表演之后,鲁肃求到了诸葛亮过江去结盟,而诸葛亮得到了去江东结盟的机会。赤壁大战的序幕就这么拉开了。这里有两点其实值得深思,第一是看上去鲁肃好像很傻,但是大的方针是没毛病的。刘备乃是天下的枭雄,如果不能为江东所用,那很可能倒向曹操,到时二打一,江东胜算几乎为零。枭雄刘备不甘居于人下,投降曹操就受制于人,而结盟江东反而更符合其心意。一文不花就得到一方势力支持,鲁肃的操作是没毛病的。第二点是诸葛亮的操作,首先他看到了江东的需求,包括鲁肃的需求,江东不希望刘备倒向曹操一方,势必会和刘备结盟,而诸葛亮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虚名的联盟做实。他已经有对这次战役全盘的规划,而鲁肃带他跨出了第一步。同时也看到了诸葛亮日后空城计的雏形,他一生的缺憾,从头到尾,老刘家的产业一直是虚大的,如果雄兵百万,何须城门空谈。这个底子诸葛亮不会不清楚,但是他仍然逆风而行,想凭一己之力,扭转滚滚大势。我经常在想诸葛亮难道真的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之恩吗,士为知己者死吗。真是浪花淘尽英雄呀。
这是赤壁风云十大计策的第一计。
预知后事如何,请关注作者后续的发文,或者去看作者发的视频,谢谢。